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dzshuba.com

第280章(1 / 2)

不过徐掌柜到底是精明生意人,不似伙计那般,立刻便朝来的妇人吆喝起来。

“收麦子了,湿麦十文、干麦十二文,要卖的赶快哟!”

一听是收麦子,那几个妇人愣了愣,嘀咕了几句,便又匆匆赶回家去。

重要的是钱!

林小福见了不由笑了笑,连忙和赵子诚去搬酸笋坛子。

当初家里的坛子也是有限的,因而只将少部分竹笋做了,剩下的都是晒干了。

她见徐掌柜拿来的坛子大些,便将家里四只小坛都搬了出来,以二换一,也不算占人家便宜了。

“每坛有六块酸笋,一块差不多半斤重,这带水的东西,你就是过秤也只会多不会少,按半斤算也不亏你。”

林小福说着,便打开坛盖儿。

徐掌柜没有说话,却是伸手捞了两块出来看了看、闻了闻,又掂了掂,便点头。

“好,信你,都收了。”他让伙计开坛数了数量。

一块半斤两、一坛六块就是三斤,四只坛子共十二斤,九十六文钱。

接着干笋同价,有两箩筐,过了称又添了一些进来,添上一百斤。

“剩下不多,我自己留着吃,毕竟再有得等冬笋、春笋了。”林小福便道。

徐掌柜点点头,又称上了两百斤干鱼。

“能卖的就这些,再有鱼还不够干,卖给你也不过是赚你的秤,我就不做那狡猾买卖了。”

林小福知道就算要卖,徐掌柜也不要,偏要说点好听的话。

徐掌柜笑了笑,也不等伙计和赵子诚秤完,就已按林小福给出的数算钱。

两百斤鱼是八百文、一百斤干笋也是八百文,再加上酸笋,一共是一千六百九十六文钱。

徐掌柜习惯性拿出随身小算盘一打,便拿出钱袋。

收货商的钱袋那可是鼓得很,可不像伙计之前来,只带了两吊散钱和两张小银票。

徐掌柜拿出来的一叠银票就有十多张,再有一两之多的散钱。

林小福立刻将腾出来的箩筐往前面一挡,看着徐掌柜。

“掌柜的到东屋坐着数钱吧。”

她实在不愿意被人看到卖了多少钱。

要知道,卖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钱!

徐掌柜看她一眼,便点点头。

林小福是小媳妇,自然不用那么避讳,便请人进了自己屋里,在坐前坐下。

林小春在门前看着,林小福便让她去倒茶。

家里只有粗茶,而且是烧开水后就泡进壶里了,有钱人自然不会喝,但若不奉茶,就是主家的失礼。

因而,林小福坦然让小妹奉茶,一杯给徐掌柜、一杯给外面的伙计。

趁这功夫,徐掌柜已把钱拿了出来,林小福迅速数了吊数,又拿了四文钱出来,就省了剪开整吊钱的麻烦。

她付了四文,换回一两七吊钱。

在徐掌柜喝茶之时,这才和小妹一起数钱。

林小春已经有过多次数卖鱼钱的经历,姐姐教过她四文一数,数到二十五的数就是一百文。

而林小福却是五文一数,速度要快一些。

等赵子诚那边秤完货进来看情况时,也就快数完了。

徐掌柜放下茶杯起身,在林小福点头表示钱没问题时,便笑道:“钱货两讫,下个月再来收干鱼和木耳。”

既然笋子已收完,之后就只会有那两种干货了。

但他不在乎,因为这个价钱确实划算,他吃得下。

干笋和酸笋虽能小赚一点,但他图的是长期买卖,刚才林小福已告诉他,家里有片竹林。

这次来的是赵迎春

不管是干货还是杂货、粮行,做的都是精致小买卖。

与村里人和城里人两边打交道,靠的就是精打细算、把握机会。

徐掌柜收了货就准备离开,虽然也收粮,但愿意卖的人却不多,因为大家想自己送到粮行去。

粮行价湿麦十一文、干麦十三文到十五文不等,看时间和行价。

虽说农人每年都在种粮,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都很讲究。

丰收年价便低一点,若遇到灾荒年,那粮价就蹭蹭地涨,因为收不到货。

但若有人囤粮高卖,这粮价就会时高时低。

不过他们李桥镇只是小地方,到没出现过这样诡异的情况。

不过若遇到外地大粮商来收粮,与本镇粮行竞争起来,价钱又会高一些。

这麦子收了还在晒,也有人去镇上卖过一批了,因而都知道价钱。

徐掌柜本就不是粮商,价钱不可能太高,但也不算低,何况他是进村来收,省了农人许多麻烦。

但农人辛苦等到收获,哪怕是一文钱,也是想要赚到的。

因而有人询价之后,便没有回应了。

徐掌柜也不在意,便让伙计赶车出了村子。

这次到没人跑来问林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